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凉生须鬓香生颊,沉麝龙涎却是村”,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
宋·苏轼
四座且勿语,静看佳炉烟。
若欲知妙处,一掬风前烟。
飘然去无际,迢迢过前山。
凉生须鬓香生颊,沉麝龙涎却是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医学家,历史治水名人,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坛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散文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译文
四座宾客请安静,静静观赏香炉烟。
若想知道其中妙,只需掬起一缕风前烟。
它飘然远去无边际,迢迢越过前山巅。
清凉生于须鬓间,香气浮于脸颊边,沉麝龙涎与之比,显得粗俗不堪言。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品香时的情景,诗人要求四座宾客安静,以便静静观赏香炉中升起的烟雾,他通过掬起一缕风前的香烟,感受到了其中的妙处,并描绘了香烟飘然远去、越过前山的景象,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香烟带来的清凉与香气,以及沉麝龙涎等香料与之相比的粗俗。
赏析
这首诗以品香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烟的妙处,诗人通过“静看佳炉烟”和“一掬风前烟”等动作,表达了对香烟的专注与喜爱,他通过“飘然去无际,迢迢过前山”等描绘,将香烟的飘渺与悠远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的对比,更是突出了香烟的清雅与高贵,以及沉麝龙涎等香料的粗俗与不堪,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与黄庭坚(字鲁直)之间的唱和之作,黄庭坚曾写过关于烧香的诗,苏轼便以此诗作为回应,在宋代,品香、焚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文人墨客常以此作为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媒介,苏轼与黄庭坚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们的唱和之作自然备受关注,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苏轼的《和黄鲁直烧香二首·其一》是一首以品香为主题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香烟的妙处与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高雅的文化生活和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