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彭郎矶
宋·杨万里
古来同室无双美,天壤乃有彭郎子。
一峰独立大江边,屹如壮士当风前。
有时浪涌千堆雪,彭郎与我相萦牵。
朝朝暮暮看不足,年年岁岁情依然。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
译文
自古以来,同一屋檐下难以找到两位同样美丽的人,但在这天地间,竟然有彭郎这样的英俊少年,他就像一座山峰,独自矗立在大江之畔,坚毅如同迎风而立的壮士,有时江浪涌起,如同千堆白雪,彭郎与我(诗人自指)的心灵便在这波涛中紧紧相连,我朝朝暮暮地看着他,总觉得看不够,这份情感年年岁岁都未曾改变。
释义
此诗以“彭郎矶”为题,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赞美了彭郎矶(或借指彭郎这一形象)的独特之美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同室无双美”与“天壤乃有彭郎子”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彭郎的非凡之处,后文通过描绘彭郎矶的自然景观,进一步烘托其人格化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及坚韧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物喻人,通过对彭郎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格美的双重追求,诗中“一峰独立大江边,屹如壮士当风前”一句,以山峰比喻彭郎,形象地描绘出其孤傲而坚韧的形象,富有画面感,诗人通过“有时浪涌千堆雪,彭郎与我相萦牵”等句,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杨万里在南宋时期,曾多次游历山水,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厚的感情,此诗可能作于他某次游历途中,见到彭郎矶这一自然景观,被其独特之美所触动,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赞美自然与人格美的佳作,彭郎矶作为地名,可能因其独特的地理形态或历史传说而引起了诗人的注意,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