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环怪向谁论。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环怪向谁论”,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和钟西耘庶常德祥三学士稚存斋中韵》,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三学士稚存斋中韵》

清代:黄遵宪

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环怪向谁论。

文章钜丽原推汉,风骨高奇不让唐。

海外文章传几国,朝端人物数诸郎。

只今海内知名士,谁似君家父子贤。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留学日本,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他主张学习西方,提倡维新变法,是晚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家和诗人。

译文

你寄给我几首诗,我却拿着这些奇特的诗篇向谁去谈论呢?文章宏伟壮丽原本就推崇汉代,风骨高奇也不让唐代,你的文章在海外传播到多个国家,朝廷中的人才也数你们几位学士,如今海内知名的士人,谁能比得上你家父子的贤能呢?

释义

这首诗是黄遵宪对友人钟西耘、庶常、德祥三人诗作的和韵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赞赏和钦佩,认为他们的文章宏伟壮丽、风骨高奇,堪比汉唐大家,也表达了对友人海外传播文化、朝廷中人才辈出的赞叹,以及对自己与友人相比的谦逊之情。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友人诗作的优秀和自己在友人面前的谦逊,通过“海外文章传几国”一句,也展现了黄遵宪对友人文化影响力的认可和赞赏,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敬仰之情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与友人钟西耘、庶常、德祥三人交往过程中,对他们的诗作产生深刻感受后所作的和韵诗,当时,黄遵宪正身处海外,对友人的诗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赞赏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遵宪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是黄遵宪对友人诗作的赞美之作,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友人诗作的优秀和自己在友人面前的谦逊之情,也展现了黄遵宪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