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黄锺路鼓鸣清庙,玉戚金支舞秦尊。
肃穆雍容彰大典,千秋万代颂皇恩。
作者与朝代
此诗名为《颂盛典》,作者为唐代诗人李昱,虽非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但在当时亦有一定文名,尤其擅长宫廷颂诗的创作。
作者简介
李昱,唐代中期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活跃于宫廷文坛,以撰写颂扬皇室、国家大典的诗歌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庄重,语言华丽,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译文
黄锺大乐在清庙中响起,路鼓声声震撼人心;
手持玉戚和金支的舞者,在秦尊前翩翩起舞。
场面肃穆而庄重,彰显着大典的威严与神圣;
千秋万代之后,人们仍将歌颂这份皇家的恩泽。
释义
黄锺:古代十二律之一,此处代指庄重的音乐。
路鼓:古代宫廷中用于祭祀或大典时的鼓。
清庙:指祭祀祖先的宗庙,此处泛指庄严的祭祀场所。
玉戚金支:玉制的斧钺和金制的旌旗,古代祭祀或大典时舞者所持的礼器。
秦尊:此处泛指尊贵的祭器,也可能暗指秦朝的礼仪制度。
赏析
这首诗以庄重的笔触描绘了唐代宫廷大典的盛况,通过“黄锺路鼓”和“玉戚金支”等意象,展现了祭祀或大典时的音乐、舞蹈和礼仪,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诗人以“肃穆雍容彰大典”概括了整个场面的特点,既体现了大典的威严与神圣,又展现了唐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精致,最后一句“千秋万代颂皇恩”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室恩泽的颂扬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祝愿,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某次重要的宫廷大典之后,诗人李昱受命撰写颂诗以记录这一盛况,在唐代,宫廷大典是展示国家繁荣与皇权威严的重要场合,而诗歌则是记录这些历史瞬间、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李昱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受到了当时宫廷文化氛围的影响,以及对大典盛况的深刻感受,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庄重与颂扬之情的佳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记载的限制,以上关于创作背景的分析仅为推测,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因史料的缺乏而无法完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