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不乏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之作,语言清新自然,风格平易近人。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曾师从于理学大师陆九渊,他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在政治上,他主张抗金,曾上书力陈抗金大计,但未被采纳,晚年退居家乡,仍心系国家,创作不辍。
译文
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了,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正当你觉得眼前豁然开朗,突然又有一座山峰耸立在你面前,这时你才知道,静止不动的山才是真正的山,忽然听到船篙发出的声音伴随着绝望的呼喊,隔着船篷我就知道这是遇上急流险滩的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行人在山间行走和乘船过滩的艰难经历,表达了人生道路上困难和挑战层出不穷的哲理,前两句通过对比下岭前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了人生路上的假象与真相;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前两句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生路上的假象和陷阱,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人生的艰辛,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具象化,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行人的绝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紧凑有力,既富有哲理又充满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游历过程中所作,当时他乘船经过松源(今江西上饶附近),在晨炊时看到周围的景色和听到船夫们的呼喊声,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描绘行人在山间行走和乘船过滩的艰难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上困难和挑战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