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远,流出小池清。
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
作者简介
储光羲(约707年—约763年),唐代著名田园山水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授汜水尉,转安宜尉、下邽尉,后辞官隐居终南山,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乱平后,被贬谪岭南,后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终监察御史里行,储光羲的诗多为五言古诗,风格朴实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储”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译文
山中有一股泉水流淌,询问它的名字却无人知晓,泉水映照在地面上,犹如天空的颜色;它飞泻而下,仿佛空中落下的雨声,泉水流转到深深的山涧中,越流越远,最终流出小池,清澈见底,那如同美玉般纯净的泉水从万丈高峰上落下,每一滴泉水的声音都让人心旷神怡,清醒心灵。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泉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两句尤为精彩,既描绘了山泉从高峰落下的壮观景象,又表达了泉水之声对人心的净化作用。
赏析
这首诗以山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泉的清澈、纯净和生命力,诗人以“借问不知名”开篇,既设置了悬念,又暗示了山泉的默默无闻和质朴无华,诗人通过“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泉的色彩和声音,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泉之中,感受到了它的清凉和活力,最后两句“琼泉万仞峰头落,一滴泉声一醒心”更是将山泉的壮观景象和净化人心的力量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储光羲在隐居终南山期间创作的,终南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文人墨客游历之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储光羲在隐居期间,经常游历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自由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也体现了储光羲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