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金鸡石
唐·韦应物
相傅石里两金鸡,不记胡商凿取时。
千载空余遗迹在,寒烟落日满荒陂。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韦应物的诗歌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传说石头里藏着两只金鸡,但已经不记得是何时被胡商凿取的了,千百年来,这里只留下了一片遗迹,寒烟笼罩着荒凉的池塘,夕阳映照下更添几分凄清。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关于金鸡石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相傅石里两金鸡”点出传说,次句“不记胡商凿取时”则暗示时间的久远和记忆的模糊,后两句“千载空余遗迹在,寒烟落日满荒陂”则通过描绘遗迹和荒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
赏析
这首诗以金鸡石为引子,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传说和历史遗迹,将读者带入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诗人也通过描绘寒烟落日和荒凉的池塘,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后,曾一度隐居山林,寄情山水之间,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游览某地时,看到金鸡石的遗迹,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金鸡石的传说和遗迹,表达了自己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沧桑感,还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