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遣怀
宋·刘克庄
造物嗔侬先遣去,遣侬侬去不须嗔。
老来犹有诗千首,死后何愁没一人。
不信君看丞相冢,何如元亮北窗尘。
闲愁一点无来处,幸有山花与水云。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但他学识渊博,文辞精粹,诗、词、赋、散文皆擅,是南宋后期的一位重要作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
译文
造物主啊,你若是怨恨我,就请先把我遣送走吧;既然已经把我遣走,那我就不必再怨恨你了,年老之时我仍有上千首诗篇留存,死后又何愁没有人记得我呢?不信你且看那些权贵的坟墓,哪里比得上陶渊明北窗下的尘土来得自在?那些无端的闲愁本就毫无来由,幸好还有山花水云陪伴着我。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首联以造物主与诗人的对话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安排的接受与释然;颔联则通过“老来犹有诗千首”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成就与自信;颈联通过对比权贵之墓与陶渊明北窗下的尘土,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生活的向往;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刘克庄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首联以造物主与诗人的对话形式,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释然,既体现了诗人的幽默感,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颔联通过“诗千首”这一具体形象,展现了诗人文学上的成就与自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坚守,颈联通过对比权贵之墓与陶渊明北窗下的尘土,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寄情山水、超脱世俗的情怀,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罢黜,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晚年时期,他或许已经对仕途失去了信心,转而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与超脱情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克庄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自信,以及他对自然、对文学、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