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城南十六曲·楸树馆南逢穆氏昆弟
唐·韩愈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朝来行雨降巫峡,到底江山胜旧归。
疏映暗窗铺冷月,静陪清话剥春葵。
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摠成尘。
作者及朝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韩愈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他早年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但始终坚守文人士大夫的节操和理想,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雄健奔放,语言简练明快,思想深邃,他的政治主张强调儒家思想,反对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主张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韩愈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译文
楸树散发着馨香,依傍着钓矶生长,新开的花蕊还未曾飘落,早晨时分,仿佛有巫峡之雨降临,这里的江山美景终究比旧日更加迷人,稀疏的树影映照在昏暗的窗上,铺满了清冷的月光,静静地陪伴着我们清谈剥着春葵,等到我这老夫前来散步时,却忍不住乱吹花片,使它们纷纷扬扬,最终化作尘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楸树馆南偶遇穆氏昆弟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楸树的馨香、花蕊的鲜嫩、江山的美丽以及夜晚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摠成尘”这一细节,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通过对楸树、花蕊、江山、月光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特别是“到得老夫来散策,乱吹花片摠成尘”这一结尾,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游城南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波折,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楸树馆南偶遇穆氏昆弟时,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