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游曲
宋·范成大
今年郡圃放游人,懊恼游人作挞春。
红紫飘零春已半,可堪风雨更无情。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诗文俱佳,范成大曾任地方官和朝中官职,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今年官府开放了郡中的园林供游人游览,但游人们却为这迟来的春光而感到懊恼,红花紫花已经飘零大半,春天已过去了一半,更何况还遭遇了无情的风雨,怎能不让人心生怜惜呢?
释义
郡圃:指郡中的园林。
放游人:开放园林供游人游览。
懊恼:懊悔烦恼,这里指对春光逝去的遗憾。
作挞春:挞,打,这里指游人们因春天即将过去而感到懊恼,仿佛是在责打春天,不让它离去。
红紫飘零:形容花朵凋谢。
可堪:怎能忍受。
赏析
这首诗以春游为背景,通过描绘游人对春光的懊恼和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今年郡圃放游人”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暗示了游人的期待,次句“懊恼游人作挞春”则通过游人的情感反应,突出了春光的珍贵和易逝,后两句“红紫飘零春已半,可堪风雨更无情”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风雨的无情,增强了诗歌的感伤氛围。
范成大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他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游人的情感反应,巧妙地传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在地方任职期间,当时,他或许在郡中园林中游览,目睹了春光的凋零和游人的懊恼,心中不禁涌起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感伤和哲理的《春游曲》,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