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沉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虏不肯肥。全诗是什么?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张祜

水沉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虏不肯肥。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风翻绣浪惊鸂鶒,月上花楼影凤凰。

一任宫娥争宠媚,君王自爱水宫凉。

作者及朝代

张祜,唐代诗人,约公元792年-约852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曾漫游各地,后隐居润州鹤林寺,他的一生并未得志,仅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应朋友之邀入京,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晚年爱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而终,张祜的诗风清新秀丽,长于宫词,以宫词著称。

作者简介

张祜是唐代著名的宫词诗人,他的作品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他的宫词不仅描绘了宫廷的繁华与奢华,还深刻揭示了宫廷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宫廷政治的复杂多变,张祜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诗人的喜爱和推崇。

译文

在弥漫着水沉香气的国度里,我如同御风而行般归来,我的肌肤如同栗子般光滑细腻,却不肯因享受而变得肥胖,梳完云髻还要对着镜子再端详一番,换上罗衣还要再添上一些香气,风儿吹动绣浪,惊动了水上的鸂鶒,月光洒在花楼上,映出了凤凰的影子,任凭宫女们如何争宠献媚,君王却自爱那清凉的水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宫廷女子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华,以及宫廷女性的无奈与哀怨,首句“水沉国里御风归”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女子归来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氛围,次句“栗玉肌虏不肯肥”则通过描写女子的肌肤细腻而不肯因享受而变得肥胖,暗示了她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形象的珍视,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写女子的梳妆、添香、赏月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她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还通过描写女子的梳妆、添香等细节,展现了她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宫廷女性的无奈与哀怨,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祜的宫廷生活经历有关,张祜曾一度入京,有机会接触到宫廷生活,对宫廷女性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他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宫廷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张祜对宫廷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宫廷女性的同情和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水沉国里御风归,栗玉肌虏不肯肥”这两句诗,但整首诗的主题和意境更为完整和丰富,在理解和赏析这首诗时,需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