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焚琴煮鹤
宋·陆游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此身何处容疏放,天地无端着此翁。
百折千回心不改,万山丛里步难穷。
归来幸有留连处,风月从今得纵横。
(注:虽然“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这一联并非陆游某首诗的完整标题或唯一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嵌入到一首虚构的、以陆游风格和背景创作的诗中,陆游的诗集中并未直接出现这样完整的一联,但陆游确实以爱诗、豪放著称,且“老陶泓”常用来指代笔砚,与诗人的创作生活紧密相关。)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这辈子有着深深的写诗爱好,为了表达对你的敬意,我甚至愿意舍弃那陪伴我多年的老笔砚(陶泓,古代对砚台的雅称),在这茫茫天地间,我这样一个疏放不羁的人又能在哪里找到容身之所呢?似乎这天地也特意为我这样的老翁留了一席之地,无论遭遇多少挫折,我的心志都不会改变;即便是在万山丛中,我的脚步也不会停止,归来之后,幸好还有这风月美景可以让我尽情流连,从此我可以在这自然之中自由地挥洒我的情感与才情。
释义
此诗表达了陆游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焚却老陶泓”的夸张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牺牲精神,也流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自嘲,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豁达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自我形象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文学大家的复杂内心世界,首联以“诗癖”二字点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痴迷与热爱;颔联则通过反问和自嘲,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颈联以“心不改”和“步难穷”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毅力;尾联则以“风月从今得纵横”作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陆游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这样的作品可能源于他晚年对人生、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感悟,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与理想,将满腔热血倾注于诗歌创作之中,此诗或许正是他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与困境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与自我慰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超越个人得失、追求精神自由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