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暮游小园
宋·王跂
一从梅雨洗春容,新绿重重上竹丛。
小径红稀人迹少,老铃略不知人意,故故搴帘放出香。
池光净映楼台影,林色深藏鸟雀通。
独倚阑干无限意,夕阳芳草自葱茏。
作者简介
王跂,字叔载,号东渚,宋末元初诗人、文学家,生于南宋末年,历经战乱,对时局多有感慨,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及对世事的看法,王跂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画面,同时也不乏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译文
自从梅雨洗刷了春天的容颜,新绿层层叠叠地爬上了竹丛。
小径上红花稀少,行人的足迹也稀少,老旧的铃铛似乎不懂得人的心意,却故意掀起帘子,让香气飘散出来。
池塘的水面清澈如镜,映照着楼台的倒影,树林深处,鸟雀可以自由通行。
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夕阳下的芳草依然葱茏茂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小园的景色,通过梅雨后的新绿、小径上的红花稀少、老铃放出香气等细节,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寞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赏析
“老铃略不知人意,故故搴帘放出香”这一句是全诗的亮点,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老铃以生命,使其仿佛能够理解人的情感,故意掀起帘子放出香气,增添了诗句的趣味性和意境美,这一句也巧妙地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末小园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王跂身处乱世之中,对时局深感忧虑,同时也对美好事物充满了向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春末小园的景色,寄托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