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石为角松为须,须里黄金古佛庐。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古刹秋景

唐·李暮云

苍石为角松为须,须里黄金古佛庐。

秋风吹破千年梦,月影摇开万象图。

钟磬悠扬传远近,香烟缭绕入云芜。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禅心自在孤。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晚期的一位隐逸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好游历名山大川,尤喜探访古刹名寺,常以诗记游,风格清新脱俗,富含禅意,但传世作品不多,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与寺庙生活,表达了对宁静致远生活的向往及对佛教哲理的深刻体悟。

译文

用苍老的石头堆砌成寺角的模样,松树如同佛的胡须般环绕四周,而在这松须之中,隐藏着金碧辉煌的古佛殿堂,秋风仿佛能吹破千年的梦境,月光则轻轻摇曳,映照出一幅幅宇宙万物的图景,寺庙的钟磬声悠扬地传向远方,香烟袅袅升起,直入云霄与草丛之间,这里的真正含义谁能完全理解呢?恐怕只有那自在孤高的禅心才能领悟吧。

释义

本诗通过对古刹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庄严,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首句“苍石为角松为须”以物喻形,形象地描绘了古刹的质朴与岁月的痕迹;次句“须里黄金古佛庐”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佛殿的辉煌与神秘,后两句通过秋风、月影、钟磬、香烟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追求与理解。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古刹秋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苍石”、“松树”、“秋风”、“月影”等自然元素,不仅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黄金古佛庐”与“禅心自在孤”则是对佛教智慧与修行境界的深刻表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据推测,此诗可能作于李暮云游历某座古刹之时,面对古刹的庄严与自然的宁静,诗人心中涌动着对佛教文化的敬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遂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古刹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宗教的深刻感悟,是其在游历过程中的一次心灵洗礼与精神升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