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泉泉上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锡泉

唐·李绅

鍚泉泉上吐一珠,簸弄太湖波底月。

在夜深深地静思时,清光冷浸读书人。

作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唐朝中期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他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年轻时家境贫寒,曾游历四方,饱尝人间冷暖,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进士及第,后历任校书郎、国子助教等职,他因卷入“牛李党争”而仕途坎坷,但最终官至宰相,李绅的诗作语言精炼,风格独特,尤其擅长写新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与元稹、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李”。

译文

锡泉之上喷吐出一颗明珠般的泉水,它仿佛在拨弄着太湖深处水底的月亮,在深夜人静、独自沉思的时刻,那清冷的光辉静静地浸透着苦读的学子。

释义

“鍚泉泉上吐一珠”:形容锡泉泉水喷涌而出,如同明珠般璀璨。

“簸弄太湖波底月”:用拟人手法,形容泉水在波动中仿佛在玩弄太湖深处的月亮,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神秘感。

“在夜深深地静思时”:描绘了一个深夜人静、独自沉思的场景。

“清光冷浸读书人”:表达了泉水清冷的光辉静静地照耀着苦读的学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学习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锡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锡泉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前两句以“吐一珠”和“簸弄太湖波底月”的生动描写,将锡泉的泉水赋予了生命力和灵性,使其仿佛成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精灵,后两句则通过“夜深深地静思”和“清光冷浸读书人”的描绘,将诗人的情感与锡泉的景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锡泉的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绅的求学经历有关,在唐朝时期,读书人多以科举考试为仕途之阶,而李绅在年轻时也曾经历过一段艰苦的求学时光,锡泉作为他求学或游历途中的一处景致,可能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通过描绘锡泉的泉水、月亮和深夜的静谧氛围,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这首诗不仅是对锡泉的赞美,更是对读书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描绘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