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穷文
唐·韩愈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系轭下,引帆上桅,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吾以子多故也,与汝约:旦暮勤力,以纾吾忧,汝今去,无使吾恶名在兹邑也!”
……
不要绨袍却归去,平生笑杀送穷文。
(注:此诗为节选,原文较长,此处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部分)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针对节选部分)
不要穿着那华贵的绨袍(象征富贵与安逸)就离我而去,我这一生都会嘲笑自己写的这篇送穷文。
释义
此句表达了韩愈对“穷”(这里可能指贫困、困境或精神上的追求与坚持)的复杂情感,他通过“不要绨袍却归去”来讽刺那些为了追求富贵而放弃原则或理想的人,而“平生笑杀送穷文”则表达了他对自己曾经试图以文字送走“穷”境的自嘲与反思,暗示了即使面对困境,也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赏析
这句诗以幽默而深刻的笔触,展现了韩愈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他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穷”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因追求物质享受而放弃精神追求的人,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句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送穷文》是韩愈在元和六年(811年)正月所作的一篇寓言性散文,当时,韩愈因上书言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连州阳山令,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他写下了这篇《送穷文》,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穷”的调侃和自嘲,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篇散文,韩愈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而“不要绨袍却归去,平生笑杀送穷文”这句诗,正是他这种态度和情感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