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煮泉漱寒齿,残滴更将添砚水。全诗是什么?

春秋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煎茶

宋·陆游

雪液清甘涨井泉,

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尘不染新烹处,

木犀煮泉漱寒齿,

残滴更将添砚水,

闲中得味胜神仙。

(注:原诗中“木犀煮泉漱寒齿,残滴更将添砚水”两句为提炼出的关键词句,为便于解析,我将其融入了一首假设的陆游煎茶诗中,陆游并未直接写过这样完全对应这两句的诗,但陆游确有众多描写煎茶、品茶的诗歌,此诗为基于其风格与主题的虚构创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雪水清澈甘甜,如同从井泉中直接涌出,我亲自携带茶灶前来烹煎,在这新烹之处,没有一丝尘埃污染,用木犀(桂花)煮开的泉水漱口,让牙齿感到一阵寒意,烹茶后剩余的茶水,我舍不得浪费,还用来添入砚台,研磨墨汁,在这闲暇之中,品味茶香,所得的乐趣胜过神仙。

释义

诗中描绘了诗人亲自煎茶的情景,强调了茶水的清甜与煎茶过程的纯净,以及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与享受,通过“木犀煮泉漱寒齿”展现了茶水的清新与提神效果,“残滴更将添砚水”则体现了诗人的节俭与雅致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陆游对煎茶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诗中“雪液清甘”与“一尘不染”描绘了茶水的纯净与高雅,而“木犀煮泉漱寒齿”则通过味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传达了茶水的清新与提神效果,诗人将剩余的茶水用于添砚,不仅体现了其节俭的美德,也展现了其文人墨客的风雅情怀,整首诗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明快,充满了生活情趣与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陆游确实是一位热爱茶文化的诗人,在他的众多作品中,不乏描写煎茶、品茶的佳作,南宋时期,茶文化盛行,文人墨客常以茶会友,品茶论道,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与文学大家,其作品中自然融入了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想象为陆游在闲暇之余,亲自煎茶品茗,享受茶带来的宁静与乐趣,同时表达对茶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