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全诗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花子

唐·李商隐

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

春风骀荡拂面来,桃李芬芳映日鲜。

山色空蒙云雾绕,水声潺潺入心田。

此情此景难言尽,唯有诗情画意传。

(注:“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李商隐的某首确切诗作,而是根据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意境虚构而成,用以展示如何围绕关键词进行诗词创作及解析,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两句及整首虚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绕着树仰望却完全看不见(花的具体形态),隔着小溪回望只见花朵繁多,绚烂夺目,春风轻柔地吹拂着脸庞,桃花和李花在阳光下竞相绽放,芬芳四溢,山色朦胧,云雾缭绕,水声潺潺,仿佛流入了心田,这样的情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只有用诗情画意来传达。

释义

诗句通过描绘春日里山间花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前两句“绕树仰看浑不见,隔溪回望不胜繁”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花朵的繁茂和难以捉摸的美,后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风拂面、桃李芬芳、山色空蒙、水声潺潺的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间的美景,通过“绕树仰看”、“隔溪回望”等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探寻和欣赏,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春日山间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此情此景难言尽,唯有诗情画意传”一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遗憾,从而更加凸显了诗情画意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李商隐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自然美景的宁静和美好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