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骊驹吟
唐·韦庄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
休休万事付一醉,为报骊驹未要歌。
四海干戈犹未已,一身飘忽近如何。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翠华车驾南行至万里桥,唐玄宗这才领悟到国家命运的转变,寄语那些容易改变心意的人,无论国与家都应共同承担过失,罢了罢了,世间万事不如付之一醉,为了回报这离别的场景,暂且不要唱起那《骊驹》之歌,四海之内战乱仍未平息,我这一身漂泊不定,未来又将如何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唐玄宗南逃的史实,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个人命运飘摇的感慨,诗中“休休万事付一醉”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难以把握的无奈与超脱;“为报骊驹未要歌”则透露出离别之际的沉重心情,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赏析
韦庄此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首联以唐玄宗南幸万里桥为引子,点明国家命运的转折;颔联则是对人心易变的感慨,以及对共同承担国家责任的呼吁;颈联“休休万事付一醉”一句,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超脱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尾联则回到现实,以四海干戈未息、个人命运飘忽不定作结,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晚唐至五代时期的动荡局势密切相关,韦庄生活在唐朝末年及五代初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不断的时代,诗人通过回顾唐玄宗南逃的历史事件,结合自己身处乱世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也体现了韦庄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