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
明月不知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注:“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原诗,而是根据诗意进行的一种创意性组合与想象,用以表达离别之情,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的意境,对原诗进行一定的情境扩展与解析,但保持原诗的核心情感与背景。)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约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卒于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以诗名世,尤工于五言律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郑谷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但其诗作却广受赞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扬子江的渡口,杨柳依依,春意正浓,杨花飘落,令即将渡江远行的友人愁绪满怀,傍晚时分,离亭中传来几声风笛,更添离愁别绪,你即将南下潇湘,而我则要西行秦地,彼此都难以挽留,在这客居他乡的时刻,送你离去却留不住你的脚步,只能在酒桌前,为我再饮一杯,忘却这离别的苦楚,明月它哪里知道人间的离别之苦,依旧斜斜地照耀着,直到天明,穿透了红色的窗棂。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春日江边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离别时的无限惆怅,杨柳、杨花、风笛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
赏析
“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这两句,虽非原诗直接所有,但很好地概括了全诗的情感核心,诗人以客居他乡的身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无奈与不舍,以及在酒桌前试图以酒解忧,却难以真正忘却离愁的复杂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心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情感表达能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郑谷早年游历或任职期间,与友人分别之际,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漂泊异乡,寻求仕途或逃避战乱,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别成为了诗人笔下常见的主题,郑谷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