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附加句

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将其融入解析中,假设其为诗人同一时期心境的抒发,作为对原诗的意境延伸。)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原诗部分)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附加句)

如今我已年老,眼力大不如前,却还要面对这两岸连绵不绝、寒气逼人的万座山峰。

释义

原诗通过描述下山的艰难,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总是接踵而至,不应因一时的顺利而掉以轻心,附加句则表达了诗人晚年视力衰退,但仍需面对生活中诸多不易的感慨。

赏析

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原诗通过下山的经历,巧妙地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重重困难,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因一时的顺利而放松警惕,附加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晚年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视力衰退、身体机能下降等老年问题,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游历山水之间,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于是将这些感悟融入到了诗歌之中,通过描绘下山的艰难和面对万峰寒的无奈,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