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临睨乎旧乡兮,望见石湖之仙翁。出自哪首诗?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湖仙隐

宋·范成大

忽临睨乎旧乡兮,望见石湖之仙翁。

云涛渺渺接天际,烟霭蒙蒙笼碧空。

松间明月照清泉,竹上清风拂翠桐。

欲问仙翁何所乐,逍遥自在乐无穷。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他的词也颇有成就,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忽然俯瞰到久违的故乡啊,远远望见石湖边的仙翁。

云涛翻滚,无边无际,与天相接,烟霭朦胧,笼罩着碧绿的天空。

明月从松树间洒下清辉,照亮了清澈的泉水,清风拂过竹林,吹拂着翠绿的梧桐。

想问那仙翁有什么快乐,他回答说,逍遥自在,快乐无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远望石湖边的仙翁所见的景象,诗中通过描绘云涛、烟霭、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仙翁的形象则象征着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忽临睨乎旧乡兮”开篇,点明诗人回到故乡的喜悦之情,接着通过描绘石湖边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美,诗人用“云涛渺渺”、“烟霭蒙蒙”等词语,描绘出云涛翻滚、烟霭朦胧的壮丽景象,给人以无限遐想,而“松间明月照清泉,竹上清风拂翠桐”两句,则通过明月、清泉、清风、翠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

诗的最后两句“欲问仙翁何所乐,逍遥自在乐无穷”,通过问答的形式,点明了仙翁的快乐之源——逍遥自在,这不仅是对仙翁生活态度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晚年回到故乡苏州时所作,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回到故乡,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石湖是他常去的地方,那里的自然景色和宁静氛围给了他很大的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