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九歌·湘夫人
屈原(先秦·战国)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注:虽然“何若而人之不淑兮,奄一疢而长终”并非直接出自《九歌·湘夫人》原文,但考虑到问题要求及屈原作品中常见的情感表达与句式,以下分析将基于《九歌·湘夫人》及屈原的整体创作风格进行。)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一文体,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对楚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其代表作《离骚》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译文
(由于“何若而人之不淑兮,奄一疢而长终”非原文,以下译文为《九歌·湘夫人》部分内容的意译)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我目光渺渺满心忧愁,秋风轻轻吹拂,洞庭湖水泛起波澜,树叶纷纷飘落,我登上白薠高地远望,与湘夫人相约在黄昏时分,鸟儿为何聚集在蘋草中?鱼网为何挂在树梢上?沅水有芷草,澧水有兰花,我思念着你却不敢言说,我神情恍惚地远望,只见流水缓缓流淌。
释义
“何若而人之不淑兮,奄一疢而长终”若理解为屈原风格的表达,可解释为:为何有的人品德不端啊,竟突然患病而永远离去,这反映了屈原对世间不公、人才埋没或遭遇不幸的感慨。
赏析
《九歌·湘夫人》是屈原《九歌》组诗中的一篇,通过描写湘夫人降临的场景和诗人对她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描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楚国政治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九歌》是屈原在流放期间根据楚地民间祭祀歌谣创作的一组诗歌,旨在表达对楚国神灵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湘夫人》作为其中的一篇,反映了屈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楚国政治现实的失望,在战国时期,楚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屈原作为一位忠诚的爱国者,深感忧虑和无奈,他的诗歌因此充满了深沉的忧思和悲壮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