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的解释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其二

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一世蹉跎君知否,倚天剑外更无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黄景仁(1749年—1783年),清代著名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自幼聪颖,家道中落,一生穷困潦倒,却才华横溢,诗名远播,其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怀才不遇之感,风格苍凉遒劲,为清代诗坛一大家。

作者简介

黄景仁早年曾补博士弟子员,但科举不第,仕途无望,他一生漂泊四方,以教书、卖文为生,晚年贫病交加,卒于安徽当涂,黄景仁的诗才横溢,与同时代的王昙、孙星衍、洪亮吉并称“毗陵四子”,又与龚自珍并称“龚黄”,对清代诗歌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其二:

江蓠(一种香草)和圃蕙(一种兰花)都不是我的伴侣,我把这些情感都交付给骚人墨客去评定高下,一生蹉跎,你是否知道我心中的苦楚?除了倚天剑(比喻壮志或才华)之外,我已无家可归。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江蓠和圃蕙都是香草,但诗人认为它们并不能成为自己的精神伴侣,暗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他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歌,希望骚人墨客能够理解并评定其价值,诗人也感叹自己一生的蹉跎,除了才华(倚天剑)之外,已无所依靠,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凉,诗人以香草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诗中“江蓠圃蕙非吾耦”一句,既是对自己孤独心境的写照,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而“付与骚人定等差”则显示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心声,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穷困潦倒,科举不第,仕途无望,这使得他深感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无奈,诗中“江蓠圃蕙非吾耦”的感慨,正是他内心孤独与苦闷的真实写照;而“付与骚人定等差”的决绝,则显示出他对诗歌的热爱与执着,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心声,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