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松
唐·李群玉
郁郁苍苍一径松,
政坐国香到朝市,
不容霜节老云霞。
寒声夜半千林翠。
(注:由于您提供的两句诗较为独特,且直接搜索未找到完全匹配的整首诗,我根据古典诗词的风格与意境,创作了这首包含您所给关键词的古诗,实际历史上可能并无此完整诗作及对应作者信息,以下解析基于虚构的这首诗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注:此处的李群玉为虚构人物,唐代确有李群玉这位诗人,但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生卒年不详,籍贯湖南澧州(今湖南澧县),他才华横溢,擅长五言律诗,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李群玉一生未入仕途,以诗酒自娱,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美景与抒发个人情怀的佳作。
译文
郁郁葱葱的一条小径旁矗立着松树,
正是因为它散发着国香,才被引入朝廷与市井之中,
但它却不愿在霜雪覆盖的时节老去,宁愿与云霞为伴。
夜深人静时,松涛阵阵,响彻千林,一片翠绿映入眼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松树郁郁葱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国香到朝市,暗指松树虽被世人所赏,却不忘初心;不容霜节老云霞,表达了松树不愿随波逐流,宁愿保持高洁之志,与云霞为伍的情怀;寒声夜半千林翠,则进一步烘托出松树在寒夜中的坚韧与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松树的高洁与坚韧,诗人运用“国香”一词,赋予松树以超凡脱俗的气质,使其不仅成为自然界的奇观,更成为精神世界的象征,通过“不容霜节老云霞”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坚守与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山林之时,面对苍翠欲滴的松树,诗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他联想到自己虽才华横溢,却未得志于仕途,于是借松树之形象,抒发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更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