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千载有孙子,笔端真可四三都。出自哪首诗?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太冲千载有孙子,笔端真可四三都。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羇旅。

欲把兴亡问耆旧,但今时、几处楼台歌舞。

绿水青山空自好,不须吟、且近尊罍。

怕见飞鸿翅影,又随人去天涯。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度罢官,晚年居于乡间,以教书为业,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温婉细腻的一面,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词作也颇受后人推崇,有《后村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左思(字太冲)千年之后有了你这样的孙子,你的文笔真可媲美左思的《三都赋》,文章写得再美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让我这个游子在天涯漂泊罢了,我想向那些经历过兴亡的老人们询问历史,但如今又有几处楼台还在歌舞升平呢?绿水青山虽然美好,但我也不必去吟咏它们,还是靠近酒杯吧,最怕看到飞鸿的翅影,因为它们又要随人飞去天涯了。

释义

这首诗中,刘克庄以左思的孙子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文学才华的自信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感叹文章虽美,却难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现状,只能让自己在天涯漂泊,他也对当时社会的歌舞升平、沉迷于享乐的现象表示了批判和忧虑,他借飞鸿的翅影表达了自己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和复杂,诗人以左思的孙子自喻,既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自信,他通过对比文章之美与现实之残酷、绿水青山之美与人生漂泊之苦,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罢官,晚年更是居于乡间以教书为业,这种经历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诗人,他也对文学传统和文学才华有着深厚的感情和自信,在这首诗中,他既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自信;他也通过批判现实社会的歌舞升平和沉迷于享乐的现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关切。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