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另有一说(非正史记载,但流传较广的版本,含您提供的关键词):
访隐者不遇
唐·贾岛(此版本为后人根据故事附会,非贾岛原作完整篇章,但包含您提供的关键词意境)
寻隐者不遇处,空山鸟语喧。
松风鸣涧壑,云气绕峰峦。
却惭下客非摩诘,无画无诗只谩夸。
愿得长伴此中老,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韩愈的影响,风格清峭瘦硬,力求新奇,是中唐苦吟诗人的代表。
译文
(以“访隐者不遇”附会版本为例)
我寻找隐者却没有遇到,空山中只有鸟鸣声声。
松风在涧壑间呼啸,云气缭绕在山峰之间。
我却惭愧自己不是王维(摩诘),没有画作也没有诗篇可以夸赞这里的美景。
只愿能长久地陪伴在这片幽静的山水之间老去,不羡慕人间的权贵和荣华。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空山、鸟语、松风、云气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惭愧之情,认为自己无法像王维那样用画作和诗篇来赞美这里的美景,只能空口夸赞,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长久陪伴在这片幽静的山水之间,不羡慕人间的权贵和荣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自嘲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惭愧之情和对王维的敬仰之情,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访隐者不遇”的版本并非贾岛的原作完整篇章,而是后人根据贾岛寻访隐者未遇的故事附会而成的,贾岛在唐代以苦吟诗风著称,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虽然并非贾岛的原作完整篇章,但其中所蕴含的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却是贾岛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也可以被视为对贾岛诗歌风格和思想的一种体现和传承。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诗并非贾岛的原作完整篇章,因此在解读和赏析时需要结合贾岛的整体诗歌风格和思想来进行理解和分析,也需要避免将其与贾岛的其他作品混淆或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