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无花可得攀,石榴不艳却明鲜。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石榴花

唐·张籍

春去无花可得攀,石榴不艳却明鲜。

绿垂红缀景偏幽,雨余风静更嫣然。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生于唐代宗大历初年(约766年),卒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多写日常生活,擅长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春天已经过去,没有花儿可以攀折了,但石榴花虽然不艳丽,却显得格外鲜明鲜艳,绿叶垂挂,红花点缀,景色格外清幽,雨后风静之时,石榴花更显娇艳动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石榴花在春末夏初时的独特风姿,首句“春去无花可得攀”表达了春天已逝,百花凋零的遗憾;次句“石榴不艳却明鲜”则笔锋一转,突出了石榴花虽不艳丽但色彩鲜明的特点,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榴花在绿叶映衬下,雨后风静时的娇艳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石榴花为题,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石榴花在春末夏初时的独特魅力,诗人以“春去无花可得攀”作为开篇,既表达了春天逝去的惋惜,也为石榴花的出场做了铺垫,诗人用“石榴不艳却明鲜”来形容石榴花,突出了其虽不艳丽但色彩鲜明的特点,这种特点在绿叶的映衬下更加突出,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石榴花在雨后风静时的娇艳景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的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石榴花的独特风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人也通过石榴花的形象,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张籍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石榴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石榴花在春末夏初时的绽放,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这与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相契合,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积极向上心态的一种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