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的解释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唐·韦庄

汉家天子今无恙,不遣将军嫁犬羊。

蜀锦征袍自裁剪,半拂鞍鞯半拂枪。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为著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汉朝的天子如今安然无恙,不会让将军嫁给异族。

蜀地的锦缎征袍自己裁剪,一半拂过马鞍一半拂过刀枪。

如今已经刻石记功在燕然山上,北方边疆空留明月无人欣赏。

邵平后来去拜见萧何丞相,昔日的侯爵每一次跪拜都满怀惆怅。

释义

这首诗通过叙述汉朝抵御外侮、将军出征的英勇事迹,以及战后英雄归来的落寞,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英雄迟暮的感慨,邵平后来谒萧相,故侯一拜一惆怅”一句,特别描绘了邵平(秦末汉初人,曾为秦东陵侯,秦亡后沦为园丁)拜见萧何时的惆怅心情,象征着昔日显赫一时的英雄在时代变迁后的无奈与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前两句赞扬了汉朝将军的英勇与忠诚,中间两句描绘了战争的艰辛与胜利后的孤寂,后两句则通过邵平谒萧相的故事,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深化了主题,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咏史诗。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对历史的沧桑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他在回顾历史、反思现实的过程中创作的,通过叙述汉朝的故事,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变迁、英雄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