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苏轼
蹈月敲门访病夫,问来还是雪堂苏。
相携步月寻梅影,共醉花前听雪呼。
病里不知春几许,闲中方觉日如初。
何时得遂归田计,与君同作醉乡徒。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译文
踏着月色去敲门探访病中的友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住在雪堂的苏轼,我们携手在月光下寻找梅花的影子,一同在花前醉倒,听着雪花飘落的声音,在病中我全然不知春天已经到来多久了,在闲暇之中才觉得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最初,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与你一同成为醉乡中的伴侣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探访病中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联点明探访的时间和对象;颔联写两人携手寻梅、共醉花前的情景;颈联写病中的感受和对时间的流逝的感慨;尾联则表达了归隐田园、与友人共醉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蹈月敲门”、“步月寻梅”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共同追求高雅生活的情趣,诗人也通过“病里不知春几许”等句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归隐田园、与友人共醉的愿望,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病中思念友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黄州,生活困顿,身体也日渐衰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与友人的情谊,也更加向往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由,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