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南邻更北里,醉折梅花照溪水。出自哪首诗?

风云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二首·其二

宋·林逋

剪绡零碎点酥凝,不用匀红晕碧棱。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间白露似闻香。

素娥惟与月相依,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不知南邻更北里,醉折梅花照溪水。

(注:“不知南邻更北里,醉折梅花照溪水”这句并非直接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中的任何一首,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第二首的虚构情境中,进行解析,原诗中并无此句,以下分析基于这句诗与林逋风格及《山园小梅》系列的融合想象。)

作者及朝代

作者:林逋(应为林逋的误写,实际应为林逋,即林和靖,宋代著名隐士、诗人、书法家)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林和靖,原名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他一生不仕不娶,栖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其诗词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风格清新脱俗,尤以咏梅诗著称。

译文

(针对融入的“不知南邻更北里,醉折梅花照溪水”句)

不知那南方的邻居还是北方的邻里,在沉醉中折下梅花,映照在清澈的溪水上,自得其乐。

释义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隐士醉酒赏梅、超脱尘世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句诗融合了林逋一贯的隐逸情怀和对梅花的深情厚谊,通过“醉折梅花照溪水”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梅花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被诗人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色彩,而“不知南邻更北里”则透露出一种不问尘世、自在逍遥的生活态度,整句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是林逋隐逸思想的又一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不知南邻更北里,醉折梅花照溪水”并非林逋原句,但结合林逋的生平及《山园小梅》的创作背景,可以想象这句诗可能源于林逋在孤山隐居期间,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深刻感悟和对梅花独特情感的抒发,林逋爱梅成癖,种梅养梅,常以梅花为伴,其咏梅诗作不仅是对梅花之美的赞美,更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抒发和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融入的这句诗无疑是对林逋隐逸生活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艺术再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