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诗穷不但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宋代诗人潘大临的《秋日感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秋日感事
宋·潘大临
身如病鹤短翅翎,心似乱丝无绪萦。
老去功名空自惜,秋来事业更谁评?
诗穷不但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
得句喜无人共说,灯前自剔短檠灯。
作者简介
潘大临,字邠老,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一生贫困潦倒,却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与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大家有交往,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遭遇和时代感慨,风格深沉悲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我的身体像病弱的鹤一样翅膀短小,心情像乱丝一样没有头绪,年老时对于未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秋天到来时我的事业又有谁来评判呢?写诗写到穷途末路,不仅两鬓斑白,连白发也因忧愁而变得千丈长,得到好诗句却无人可以分享,只能在灯前自己挑亮短檠灯(一种油灯),独自品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以及对功名的遗憾和对事业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孤独。“诗穷不但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两句尤为深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愁苦而加速衰老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首联以病鹤和乱丝为喻,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身体虚弱和心情烦乱,颔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功名的遗憾和对事业的无奈,颈联中的“诗穷不但两鬓霜,白发缘愁千丈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作者的愁苦和衰老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则以“得句喜无人共说,灯前自剔短檠灯”作结,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潘大临在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身处贫困之中,才华难以施展,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无奈,在秋日这个萧瑟的季节里,他更加感受到了人生的艰辛和孤独,他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秋日感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潘大临在晚年时期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未来的无奈感慨。
《秋日感事》是一首充满愁苦和孤独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潘大临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情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