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出自哪首诗?

春秋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独步荷池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一片孤云闲似我,半池清影淡如霜。

蜻蜓点破波心镜,蛙鼓敲开夜色窗。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徜徉。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集。)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为主,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我独自漫步走到荷花池边,只见荷花尚未盛开,池水也未曾因荷香而芬芳,天空中一片孤云悠然自得,仿佛与我一般孤寂;池塘中倒映着淡淡的月影,如同霜雪般清冷,蜻蜓轻轻点水,打破了水面的平静,宛如一面被点破的镜子;青蛙的鸣叫声,如同敲开了夜色的窗户,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在人间和天上都难以寻觅,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悠然自得。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漫步荷池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荷不生风水不香”一句,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期待,而“一片孤云闲似我”等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超脱世俗的意境。

赏析

本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通过对荷池、孤云、清影、蜻蜓、蛙鼓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通过“闲似我”、“淡如霜”等词语,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感慨,常常独自漫步于自然之中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一日,他行至一处荷花池边,只见荷花尚未盛开,池水也未曾因荷香而芬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失落感,当他抬头望向天空时,只见一片孤云悠然自得地飘过,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挥笔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