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今何许问迷楼,更有垂杨记御沟。出自哪首诗?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扬州禅智寺

唐·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祗今何许问迷楼,更有垂杨记御沟。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其赋和古文也颇负盛名。

作者简介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唐朝国力已衰,但他仍抱有恢复唐室辉煌的志向,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杜牧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译文

雨停后,一只蝉在鸣叫,松树和桂树在秋风中摇曳,青苔长满了台阶和石砌,白鸟故意在这里久久停留,傍晚的云雾从深树中升起,夕阳从小楼上落下,如今哪里还能询问那迷楼所在,只有垂杨柳还记得那御沟边的往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禅智寺的秋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凄清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迷楼”和“御沟”的典故,暗示了扬州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的前六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智寺的秋景,蝉噪、松桂、青苔、白鸟、暮霭、斜阳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典故的运用,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引向遥远的历史,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创作背景

杜牧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曾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后因病离职,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离职后游历扬州时所作,扬州在唐代是繁华的都市,但到了晚唐时期,已经逐渐衰落,杜牧通过描绘禅智寺的秋景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对扬州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