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横江词六首·其四
唐·李白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只愁江水去无还。
夜雨飞腾晓未休,石打银涛倒上滩。
前回槌碎黄鹤楼,今古流传一搥(同“锤”)间。
(注:您提到的“只愁江水去无还,石打银涛倒上滩”实际上融合了该组诗中的两句,分别出自第四首和第六首,但为便于解析,这里以第四首为主体进行展开,并适当融入第六首的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自然流畅,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第四首)海神从东边经过时恶风卷起,海浪拍打着天门石壁,仿佛要将石壁打开,浙江(钱塘江)八月涨潮时的景象怎能与此时相比,只担心江水一去不复返啊!
(第六首部分意境融入)夜晚的雨水飞腾,直到天明也未停歇,石头被银白色的波涛冲击着,仿佛倒着冲上沙滩,记得上次潮水来时,还槌碎了黄鹤楼,这样的奇观古今流传,只在一瞬间。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水壮观而惊心动魄的景象,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潮水的力量描绘得惊心动魄,既表现了自然之力的伟大,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句“海神东过恶风回”以海神的出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次句“浪打天门石壁开”则直接描绘了潮水冲击天门山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自然之力的伟大,后两句“只愁江水去无还”和“石打银涛倒上滩”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潮水的汹涌澎湃。
创作背景
李白创作这组《横江词》时,正值他游历江南,亲眼目睹了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他深受震撼,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组描绘钱塘江潮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李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的个性特点,通过这组诗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李白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