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室边士如云,卢溪门下士如麟。出自哪首诗?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读书室边士如云,卢溪门下士如麟。

清风拂卷书香远,明月照窗墨色深。

学海无涯勤为舸,文心有意笔为桡。

群英荟萃共研讨,儒雅风流映日新。

作者及朝代

此诗题为《卢溪书斋雅集》,作者为明代文人李东阳。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自幼聪颖好学,八岁能文,十五岁即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李东阳善诗文、书法,其所作《怀麓堂稿》《怀麓堂诗话》《燕对录》等皆有流传。

译文

读书室里学者众多,如同云彩般聚集;卢溪先生的门下,弟子们则像麒麟一样珍贵,清风轻轻吹过,书卷香气远播;明月高照,窗前的墨色显得格外深沉,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勤奋是航行的船只;文心有意,笔则是划水的桨,众多英才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学问,儒雅的风流气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卢溪书斋中群英荟萃、儒雅风流的景象,首联以“士如云”和“士如麟”形容学者和弟子的众多与珍贵;颔联通过“清风拂卷”和“明月照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学习氛围;颈联则强调了勤奋学习和文心有意的重要性;尾联总结了群英荟萃、共研学问的盛况,以及儒雅风流的气质。

赏析

这首诗以卢溪书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士如云”、“士如麟”等,既形象地描绘了学者和弟子的众多与珍贵,又赋予了诗歌以浓厚的文化气息,诗人还通过“清风拂卷”、“明月照窗”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学习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书香和墨香的书斋之中,诗人还强调了勤奋学习和文心有意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中后期,当时社会风气崇尚儒雅、重视学问,李东阳作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不仅诗文造诣深厚,而且非常注重学问的积累和传承,他经常在书斋中邀请学者和弟子们一起研讨学问、交流心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卢溪书斋中群英荟萃、儒雅风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明代文人雅集的风貌和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