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怀古
唐·李商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凤箫声断横江暮,龙塞鸿音度陇愁。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休论遗构兴亡事,可笑能诗今谢朓,也能载酒过扬雄。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作者简介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讽刺和批判意味,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译文
李杜(李白、杜甫)的文章流传千古,光焰万丈长存。
不知那些无知的小儿,为何要用诽谤来伤害他们。
就像蚍蜉撼动大树一样,真是可笑不自量力。
我出生在他们之后,只能远远地仰望他们的风采。
(以下为涉及关键词的部分)
不要再谈论那些遗迹和兴亡之事了,
可笑的是如今像谢朓这样能写诗的人,
也能像扬雄那样载酒论文,却难逃世俗的纷扰。
释义
“可笑能诗今谢朓,也能载酒过扬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像谢朓这样能写诗的人,虽然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像扬雄那样载酒论文,难以在世俗中施展抱负,显得既可敬又可笑,这里,李商隐以谢朓和扬雄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无奈和自嘲。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商隐对自己才华和境遇的深刻反思,谢朓是南朝齐代的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扬雄则是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以辞赋和学术成就闻名,李商隐以他们自比,既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也透露出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无奈,通过“可笑”一词,他自嘲地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尴尬境地,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不懂得欣赏和珍惜人才的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晚唐时期创作的,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李商隐自己也曾经历过仕途的坎坷和挫折,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怀古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古代文学巨匠的敬仰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自嘲,他也通过讽刺和批判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