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感怀
唐·李中
暄云淑日消多少,花柳匆匆了却春。
惟有绿苔芳草色,年年依旧伴闲人。
作者简介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9世纪末至10世纪中叶,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时,曾任淦阳宰等职,他的诗歌多写个人生活及自然景物,语言朴实生动,感情真挚自然,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其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
译文
温暖的阳光和和煦的日子不知消磨了多少时光,花儿和柳树在匆忙中结束了春天的繁华,只有那绿色的苔藓和芳草的颜色,年复一年地依旧陪伴着我这闲散之人。
释义
暄云淑日: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温暖和煦。
消多少:指时间流逝,不知不觉中消耗了多少时光。
花柳匆匆了却春:花儿和柳树在春天的短暂时光中匆匆凋零,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绿苔芳草色:绿色的苔藓和芳草,象征着自然界的恒常不变。
年年依旧伴闲人:每年都这样,陪伴着我这闲散无聊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态度,前两句“暄云淑日消多少,花柳匆匆了却春”以温暖的阳光和春天的花柳为引子,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后两句“惟有绿苔芳草色,年年依旧伴闲人”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留恋,又有对人生的哲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辞去了官职,过上了闲散的生活,在春日里,他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他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