榉柳细花吹面落,误挥团扇扑飞蝇。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即事

宋·刘克庄

窗间丝竹发奇响,

惊落梧桐一叶秋。

榉柳细花吹面落,

误挥团扇扑飞蝇。

作者及朝代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趋奉贾似道,为其门客,因此声名大损,但他诗文创作颇丰,题材广泛,内容深刻,是南宋江湖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刘克庄早年因父荫入仕,曾任靖安主簿、真州录事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诗、词、文皆有建树,尤其擅长诗歌,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的一面,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译文

窗间传出的丝竹乐声奇妙响亮,

惊得梧桐树上飘落下一片秋叶。

榉柳树上细小的花朵随风飘落,拂过我的脸庞,

我误以为那是飞蝇,便挥动团扇去扑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里在窗前聆听丝竹之音,观赏自然景色的情景,首句“窗间丝竹发奇响”写出了丝竹之音的美妙,次句“惊落梧桐一叶秋”则通过梧桐落叶的意象,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后两句“榉柳细花吹面落,误挥团扇扑飞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被自然景色所吸引,以至于产生错觉,误将榉柳细花当作飞蝇去扑打的有趣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里的一幅生活小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趣,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将丝竹之音与梧桐落叶、榉柳细花等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诗人通过“误挥团扇扑飞蝇”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在自然景色中的陶醉和忘我状态,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趋奉权贵,声名受损,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首诗可能就是在某个秋日午后,诗人在窗前聆听丝竹之音,观赏自然景色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体会到他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