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辛弃疾
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
斜阳草树寻常巷,几处人家笑语同。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艺术成就极高,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深邃的山涧旁,我停下脚步在小桥上稍作歇息,手持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与羽扇,面对着吹来的西风悠然自得,夕阳斜照,草木丛生,这是一条普通的巷子,几户人家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显得格外温馨和谐。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时偶遇美景,遂停步小憩的情景,通过“深涧小桥”、“胡床羽扇”、“斜阳草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恬静的山村晚景图,前两句“深涧小桥聊驻步,胡床羽扇对西风”,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又透露出其闲适自在的心境,后两句“斜阳草树寻常巷,几处人家笑语同”,则将视角转向人间烟火,通过几户人家的欢声笑语,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温情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感悟和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期间,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晚年因政治斗争失利,被迫退居江西上饶等地,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描绘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词作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通过描绘一幅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