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溪
唐·雍陶
霜後寒溪清更清,冰如溪水水如冰。
山前昨夜飞雪过,门外不知春几生。
作者简介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市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他的诗歌以写景抒情见长,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动人的画面,雍陶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霜降之后,寒冷的溪流变得更加清澈,冰凌凝结在溪水上,仿佛溪水本身就是冰,而冰又如同流动的溪水一般,山前昨夜飘过了纷纷扬扬的飞雪,以至于门外的世界仿佛已经忘却了春天的气息,不知春天何时才会到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后寒溪的清冷景象,通过“冰如溪水水如冰”的生动比喻,展现了溪水与冰之间的奇妙转换,以及自然界中冷与静、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诗中还通过“山前昨夜飞雪过”的描写,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韵味和哲理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寒溪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景象,首句“霜後寒溪清更清”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突出了寒溪的清澈;次句“冰如溪水水如冰”则通过巧妙的比喻,将溪水与冰之间的微妙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飞雪和春天的对比,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意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雍陶在某个寒冷的冬日,独自漫步于山间溪流旁,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自然韵味和哲理思考的佳作,在唐代,许多诗人都喜欢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雍陶的这首诗无疑也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