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烬飞空落晓星,随风入草化秋萤。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飘烬飞空落晓星,随风入草化秋萤”,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齐己的《咏萤火》,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咏萤火

唐 齐己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扇风露下,苍梧云雨来。

飘烬飞空落晓星,随风入草化秋萤。

沉忧能自遣,何必问蓍龟。

作者简介

齐己(约864年—约937年),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僧,字得生,俗姓胡,名德生,潭州(今湖南长沙)人,自幼家贫,父母早逝,由兄抚养,他七岁便能作诗,长大后出家为僧,法号齐己,齐己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歌创作,与郑谷、曹松等诗人交往密切,互相唱和,他的诗作风格清丽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晚唐诗僧之冠”。

译文

秋风中,皇家苑囿里放飞着萤火虫;春草间,斗鸡台上人们正激烈地斗鸡,金扇轻摇,风露降临;苍梧山上,云雨飘洒,萤火虫如同飘落的烬火,在空中飞舞,如同晓星般闪烁;它们随风飘入草丛,化作点点秋萤,我内心的忧愁能够自我排遣,何必去占卜问卦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萤火虫在秋风中飞舞、春草间闪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忧愁的自我排遣,前两句通过对比皇家苑囿与民间斗鸡台的场景,展现了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通过萤火虫的形象,寓意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面对忧愁时的自我解脱。

赏析

这首诗以萤火虫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萤火虫在秋风中飞舞、春草间闪烁的美丽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比喻,将萤火虫比作飘落的烬火和晓星,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轻盈与闪烁,诗人也通过萤火虫的形象,寓意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面对忧愁时的自我解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齐己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虽然身为僧人,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描绘萤火虫这一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面对忧愁时的自我解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无论如何,这首诗都展现了齐己作为一位杰出诗僧的才华和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