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兼树影眠天底,人凭栏干立镜中。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镜湖

唐·陆游

竹兼树影眠天底,人凭栏干立镜中。

万顷寒光一席铺,冰轮行处片云无。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虽有多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作,但此句并非出自其任何已知作品,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竹子与树影一同沉睡在天际之下,人倚靠在栏杆旁,仿佛站立在一面明镜之中,万顷的湖面如同一张巨大的银席铺展开来,月亮(冰轮)在夜空中穿行,没有一丝云彩遮挡。

释义

首句“竹兼树影眠天底”描绘了夜晚竹林与树木的影子在宁静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它们也在沉睡之中,次句“人凭栏干立镜中”则通过人的视角,将湖面比作镜子,形象地描绘了人倚栏而立,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湖面上的情景,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广阔与月色的皎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月夜湖景图,诗人通过“竹兼树影”、“人凭栏干”等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富有诗意的世界,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湖面比作镜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平静,也寓意着人心的澄明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失意而隐居山林,对自然景色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与体会,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陆游独自漫步于湖边,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月夜湖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