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冬夜长如岁,不寐方知岁未长。全诗是什么?

小编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冬夜有感

宋·陆游

人言冬夜长如岁,不寐方知岁未长。

微风吹动孤灯焰,寒月微明照小窗。

思绪纷飞难入梦,情怀缱绻易凄凉。

谁言此夜无佳景,独坐闲吟兴味长。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人们都说冬夜漫长得好像一年那么久,但真正不眠时才发现岁月其实并未那么漫长,微风轻轻吹动着孤灯的火焰,寒冷的月光微微照亮着小窗,思绪纷飞难以入睡,心中情感缠绵容易感到凄凉,谁说这冬夜没有美好的景致呢?独自坐着悠闲地吟诗,也别有一番兴味。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中寻找生活乐趣的态度,首句“人言冬夜长如岁”引出人们对冬夜漫长的普遍感受,次句“不寐方知岁未长”则以个人体验反驳这一说法,展现出诗人对时间的独特感悟,后两句通过描写冬夜的微风、孤灯、寒月和诗人的思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但结尾“独坐闲吟兴味长”又透露出诗人在孤独中自得其乐的情怀。

赏析

本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诗人以“人言”与“不寐”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对时间感知的主观性,引人深思,诗中“微风”、“孤灯”、“寒月”等意象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人孤独、凄凉的情感表达,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情感之中,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通过“独坐闲吟”来寻找生活的乐趣,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而深感失落,加之身体日渐衰弱,常常夜不能寐,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象,心中思绪万千,他既感慨岁月的无情流逝,又感叹人生的孤独与凄凉,在这种孤独与凄凉之中,诗人并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而是通过吟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寻找生活的乐趣,这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陆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