蟆颐诸峰作不速,不待折简登几席。全诗是什么?

生辉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蟆颐诸峰作不速,不待折简登几席。

烟霏雾敛草木醒,雨余风定江波碧。

我行其间得佳处,濯足溪桥听鸣榔。

人生适意须行乐,莫使年华空自掷。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蟆颐山的群峰仿佛是不请自来的客人,无需邀请便自行出现在我的眼前,登上了我的心灵之席,雨后的云烟渐渐散去,草木仿佛也苏醒过来,雨停风定之后,江面波光粼粼,一片碧绿,我在山间行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去处,在溪桥上濯足,聆听渔人敲击船舷发出的声音,人生在世,应当尽情享受快乐,不要让美好的年华白白流逝。

释义

蟆颐诸峰作不速:蟆颐山(位于四川眉山县东)的群峰如同不速之客,自行出现。

不待折简登几席:无需折简(古代请柬的一种形式)邀请,便登上了诗人的心灵之席。

烟霏雾敛草木醒:雨后的云烟散去,草木显得生机勃勃。

雨余风定江波碧:雨停风定,江面碧波荡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山间行走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的感慨,首句以“蟆颐诸峰作不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不速之客般自行出现的情景,富有诗意,诗人通过“烟霏雾敛草木醒,雨余风定江波碧”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人生应当尽情享受快乐,不要让美好的年华白白流逝,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热爱自然,常在山间行走,以诗酒自娱,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山间行走时,被蟆颐山的自然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背景下,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心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