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宿九华山
唐·杜荀鹤
船过宣池月满空,乘云飞上九华峰。
半岩楼阁风吹雨,深夜松林月照霜。
野老相逢开竹径,僧家留客煮新泉。
他年还约重来此,共听泉声看白云。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荀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荀鹤,字彦之,晚唐诗人,他出身贫寒,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他的作品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船只驶过宣池,夜空中的月亮高悬,我乘着云气飞上了九华峰,半山腰的楼阁在风雨中摇曳,深夜的松林被月光照耀,霜白如雪,在山中偶遇山野老人,他为我打开竹径引路,寺庙中的僧人热情地留我品尝新煮的泉水,来年我还约定要再次来到这里,一同聆听泉水的声音,观赏白云的变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九华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船过宣池月满空,乘云飞上九华峰”以船行和飞升两个动态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九华山的向往和攀登的喜悦,颔联和颈联则细腻地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既有风雨中的楼阁,又有月光下的松林,还有山野老人的热情和僧人的好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九华山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九华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九华山的景色跃然纸上,令人仿佛身临其境,诗人还通过描绘山野老人和僧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淳朴民风和佛教文化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杜荀鹤在游历四方、饱览名山大川的过程中,对九华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登上九华山后,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宿九华山》,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九华山的赞美和留恋,还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荀鹤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