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绿杨尽道无情著,何苦垂条拂路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
译文
春风吹拂,杨柳树生出了千万条嫩绿的枝条,这些枝条比金色还要柔嫩,比丝线还要柔软,人们都说杨柳树是无情的,可为什么它还要苦苦地垂下枝条去拂动路上的行人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风中杨柳的柔美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杨柳“无情”与“有情”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杨柳的生机与柔美,后两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探讨了杨柳“拂路人”的行为背后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以杨柳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中杨柳的柔美与生机,前两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生动地刻画了杨柳在春风中的姿态,展现了其勃勃生机与柔美之态,后两句“绿杨尽道无情著,何苦垂条拂路人”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杨柳“无情”与“有情”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杨柳看似无情,却又通过垂下枝条拂动路人的方式,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柔情与关怀,这种反差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期间,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背景下,刘禹锡通过对杨柳的描绘与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杨柳的柔美与生机,以及它看似无情却又充满柔情的姿态,或许正是刘禹锡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与人生哲理的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