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三苏乡
宋·陆游
峨眉山下三苏乡,至今草木文章香。
墨韵千年留古韵,诗书万古耀星光。
文豪父子传佳话,才子兄弟美名扬。
此地风华长不灭,人间处处有遗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陆游并未直接写过关于“峨眉山下三苏乡”的诗词,但陆游作为南宋著名文学家,其风格与主题与此虚构诗相近,故以此形式呈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峨眉山脚下,有个被称为三苏乡的地方,那里的草木至今仍散发着文章的香气,千年的墨韵留存着古人的韵味,诗书的光芒万古闪耀如同星光,苏洵、苏轼、苏辙这三位文豪父子的美谈流传至今,他们作为才子兄弟的美名也被广泛传颂,这片土地上的风华永远不会消逝,人间的每个角落都留有他们的遗芳。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峨眉山下三苏乡的文化底蕴,赞美了苏洵、苏轼、苏辙三位宋代文学巨匠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诗中“草木文章香”形象地表达了文化气息之浓厚,而“墨韵千年”、“诗书万古”则强调了其文化价值的永恒性。
赏析
本诗以峨眉山下的三苏乡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展现了苏轼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草木文章香”、“墨韵千年”等,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诗意,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三苏乡的文化氛围,通过赞美苏氏父子的文学成就,也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虽为虚构之作,但可设想其创作背景为南宋时期,陆游游历至峨眉山附近,听闻三苏乡之名及其文化渊源,心生敬仰之情,遂作诗以记之,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文学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深厚的情感,此诗正是他这种情感的体现,通过虚构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对苏轼家族及其文学成就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