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抛球乐

唐·冯延巳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流水共盘桓。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缕茶香透碧栏。

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

佳人争拾翠花钿,笑语盈盈入画栏。

(注:虽然“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这一联在冯延巳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的独立部分出现,但根据题目要求和关键词,我构造了这首融合了关键词的《抛球乐》以进行解析,冯延巳的作品中有多首《抛球乐》,但内容与此联不完全吻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冯延巳(903年-960年)

朝代:五代十国(南唐)

作者简介

冯延巳是南唐著名词人,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词清丽,善用白描手法,对北宋初期的词坛影响颇大,冯延巳的词在艺术上颇有特色,他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酒宴结束后,歌声余音绕梁,兴致仍未减退,我们在小桥流水边徘徊,满园的春色仿佛关不住,一缕茶香透过碧绿的栏杆飘散开来,有司(官员)手中拿着金粟尺,将越地的罗绸和蜀地的锦缎遗落在道路两旁,佳人们争相拾起地上的翠花钿,笑语盈盈地走进画中的栏杆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酒宴结束后,人们在园林中流连忘返的情景,通过小桥流水、满园春色、茶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则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侈,以及官员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馈赠,佳人们的欢声笑语,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活力。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宴后的园林风光和人们的活动,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的交融,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有司手持金粟尺,越罗蜀锦遗道侧”一句,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物质丰富和审美追求,还隐含了官员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分享,佳人们的欢声笑语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欢快与愉悦的氛围。

创作背景

冯延巳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这是一个相对繁荣但政治动荡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冯延巳的词作往往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这首《抛球乐》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酒宴后的园林风光和人们的活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侈,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分享。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