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生楚尾吴头外,凉杀天涯地角中。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思

唐·杜牧

秋生楚尾吴头外,凉杀天涯地角中。

雁起青天迷落日,人归碧树怅秋风。

寒烟淡淡迷衰草,暮霭沉沉锁远空。

独倚危楼望乡国,几回惆怅忆江东。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明快,内容多抒发个人情怀,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译文

秋天的气息从楚地的末端和吴地的开头弥漫开来,凉意渗透到了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大雁在青天中飞起,迷失在落日的余晖里,人们回到碧绿的树下,心中充满了对秋风的惆怅,寒冷的烟雾淡淡地笼罩着枯萎的野草,傍晚的云雾沉沉地封锁着遥远的天空,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眺望故乡,多少次因思念江东而满怀惆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秋意已浓,遍布楚尾吴头;颔联通过雁起人归,进一步渲染秋日的萧瑟与人的孤寂;颈联以寒烟、暮霭、衰草、远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茫、凄凉的氛围;尾联则直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独倚危楼,惆怅满怀。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雁起青天”、“寒烟淡淡”、“暮霭沉沉”等,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与诗人的思乡之情相得益彰,诗人通过“独倚危楼”的动作,表现出自己孤独无助的状态,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游历或任职期间,当他身处异乡,面对深秋的凄凉景象时,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故乡,诗人通过描绘秋日的萧瑟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不安,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